近日,我院娄在祝副教授等在非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稳定性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DOI: 10.1002/adfm.201808696)(该期刊SCI影响因子为13.325),该工作同时入选Wiley-VCH数据库“Hot Topic: Carbon Dioxide”、“Hot Topic: Photocatalysis”两项热点主题研究论文(请见链接)。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效应是贵金属纳米颗粒特有的光学性质,其在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但贵金属储量稀少、价格昂贵,制约其大规模应用。近期研究发现,半导体等非贵金属材料也具有SPR效应,且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在该方面的研究中,我院娄在祝等提出了光电子注入稳定非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概念,将非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材料WO3-x同单晶多孔半导体TiO2相复合,利用TiO2产生的光电子注入WO3-x中,保持其自由电子的浓度,稳定其非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光电子注入和非金属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的相互协同促进热电子产生,能提高二氧化碳还原的效率和选择性,为非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近年来,娄在祝副教授有6篇论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ACS Nano,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等影响因子10以上期刊上。2017年入职暨南大学纳米光子学研究院后,作为主持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以及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入选广东省珠江青年学者。